最新資訊
LATEST NEWS
LATEST NEWS
第二是培養人員的“數據敏感度”,生產大部分時間都是正常運行的,但“與眾不同”的數據更值得關注與研究;比如,哪些設備故障的頻率較高,哪些設備故障的維修時間較長,哪些設備故障對整體產出的影響較大?這樣,對于異常數據的收集、監控、分析,以及觸發一些潛在問題的洞察,也會引發業務人員提出智能化建設需求。
企業四級能力建設有哪些方向可以引導呢,這里總結為16個字“降低復雜、動態平衡、整合資源、抵御風險”。
降低復雜
隨著企業發展,制造“復雜性”都將從各維度提升,四級企業面臨的問題更加突出,如果復雜性未能有效解決,就會降低企業運行效率。因此,降低復雜就是應用智能化,使我們的制造過程更簡單、更順暢、更敏捷,不管是產品研發,還是生產排程、生產控制等方面。這就需要根據復雜場景,進行知識與經驗總結,輔助業務活動快速處理。比如,【產品設計4a】面對系列化產品的設計復雜性,采用模塊化、參數化設計加快產品研發,【工藝設計4b】面對典型特征的工藝相似性,利用工藝知識為工藝設計與規劃提供決策,【生產作業4a】面對多品種產品混線生產,根據產品與程序匹配實現生產指令自動下發,【計劃與調度4a】面對多任務、多資源、多約束的復雜性,實現作業計劃自動優化排產調度;以及在【集成4a】面對信息系統間點對點集成的復雜性,采用ESB、ODS等技術路線,使集成運維工作更為敏捷。
動態平衡
企業生產過程一直受到外部環境、內部資源變化影響,不可能一直按既定的路線、流程、模式等正常環境生產出產品,指標異常就在“不確定”的時候出現,于是整個生產過程就處于一方面盡可能保持正常,一方面又盡快的在異常中恢復,這樣交叉進行,智能化要解決的就是這種動態平衡能力。
有時這些異常有明確的指標判斷,顯性異常,比如產品質量指標超差,還有的是隱形異常,比如工藝指標趨勢表現偏離。不論是哪種異常,首先都需要建立指標參照體系,監控哪些指標,指標在何種范圍是正常的,是結果性的,是趨勢性的,還是關聯性的。在國標三級條款里就是要建立這些指標并進行監控,如【設備管理3b】設備OEE指標、【能源管理3a】高能耗設備能耗評價指標、【計劃與調度3c】生產進度指標,指標制訂的合理性本身也是數據分析的過程。
四級的動態平衡就是要針對這些指標的異常結果做出反饋,消除這些“不確定”帶來的復雜性,進行敏捷響應,實現短周期平衡;而制造系統經過一定時間運行,指標值不斷驗證,指標類型及其邊界需要重新校正調整,優化使其更為合理,進行長周期平衡閉環。
短周期動態平衡,比如【設備管理4b】對設備OEE異常的設備進行分析,確定影響運行效率的因素(單元供料不及時、前后工序節拍不平衡、設備工藝參數不合理),自動進行工藝和計劃調節?!居媱澟c調度4b】面對物料短缺、質量異常、設備宕機等各類異常情況,自動進行生產調度調節,使其恢復到正常生產狀態。長周期動態平衡,比如【采購4c】在積累了供應商歷史供貨表現后,優化供應商評價模型,使其更能反應供應商供貨績效;【物流4c】結合運力資源能力、運送節點、運輸任務優化資源裝載能力和運輸路徑,降低運輸成本,提高物流效率。
整合資源
這里“資源”的范圍較廣,不只是企業的物料、設備、工裝、能源、軟件、數據等,還包括企業內部的組織、崗位、業務活動?!窘M織戰略3b】提到對崗位結構的優化和調整,就是結合企業智能化建設,進行相應崗位的職能調整與崗位結構的整合。
一方面,通過平臺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整合數據,比如【數據4a】企業級的數據中心,【產品設計4b】實現設計模型在內的全面數據歸檔,【產品服務4c】將產品使用、運行過程的數據整合,并優化產品運行性能。另一方面,通過智能化應用實現各職能崗位的業務活動協同、傳遞信息,整合組織內部資源。比如,【產品設計4d】整合產品研發與生產、物流、銷售、服務業務協同需要的BOM等資源,【銷售4b】整合線上與線下銷售渠道與需求資源等。
此外,相比在三級(集成級)重點關注的軟件系統和硬件設備間的數據集成,在四級里更強調實時的“軟硬一體”無縫整合。比如,【倉儲配送4a】基于生產調度指令,實現物料從倉儲區域到生產區域的自動配送,這一過程涉及生產管理系統、排程調度系統、倉儲系統、配送系統等軟件系統與數字化倉儲設備、數字化配送設備、生產單元設備等硬件系統的聯動交互,交互的每個動作包含著指令下達、收到回應、驅動執行、執行完畢等消息傳遞,軟、硬件頻繁交互也將生產組織和設備運行緊密結合一起;同樣,【計劃與調度4b】對于生產異常的實時優化調度,需要軟硬一體的模式實現。
抵御風險
相比“動態平衡”消除已發生的異常,抵御風險是賦予制造系統的預知能力。提前知道風險,防范潛在問題發生,將損失降到最低,即四級標準提到很多的“預測”。
為了構建風險預測模型,首先需要找到表征風險的指標,這需要基于日常經驗與知識的積累,也就是三級條款提到的“知識庫”,同時要保證“指標”是可實時采集或度量的。其次,需要給出指標趨勢變化的邊界范圍和各級臨界值,量化風險大小。然后,針對風險采取的措施,建立解決方案對策模型,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。最后與實際情況對比,驗證模型對風險預測的準確性,并不斷優化模型。
有些指標可以直接預示風險,如監控質量特性指標的趨勢變化;有些與風險產生存在關聯關系,間接預示風險,如通過工藝指標的趨勢變化預測產品質量的變化,有些關聯還由多重因子導致,比如【設備管理4a】設備故障預測性維護,可能涉及設備關鍵部件多指標運行表現、外界環境影響、產品加工參數等。
四級條款強調的就是企業抵御風險,建立預警預測模型的能力。比如,【采購4b】采購風險模型、【生產作業4c】質量預測模型,【安全環保4a】安全風險的動態識別、【安全環保4b】環保排放風險,【倉儲配送4c】罐區冒罐風險,以及【信息安全4c】工業信息安全風險,提升主動防御能力。同時,在【產品服務4a\4b】將風險預測延伸到產品運行使用環節,感知產品運行的潛在風險,比如對電梯、發動機產品建立遠程運維監控與優化性能服務,在抵御運行安全風險的同時,增加了產品附加值。
綜上,企業四級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,其智能化建設成果代表了企業深耕行業的看家本領,也是區別于其他企業的優勢能力,其應用成效也會確保企業處于行業競爭領先地位。
當企業四級能力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,可以考慮進行CMMM四級評估,對建設成果進行檢驗,并確定下一步改造提升方向。下一篇《淺談CMMM四級評估(三) 以評促建》我們談一下如何面對四級評估進行準備,更好的實現以評促建。
注:文中出現【計劃與調度4b】表達形式,代表國家標準GB/T 39116-2020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》中,“計劃與調度”能力子域,四級,b條款,即“應實時監控各生產要素,系統實現對異常情況的自動決策和優化調度”